•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寻医问药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寻医问药 > 肝病科 > 正文
  • [乙肝歧视]健康证可以消除乙肝歧视?

  • 来源:唐汉寻医问药 作者:唐汉 时间:2013-10-17 09:20:36
  • 核心提示: 乙肝病毒携带者雷闯,为了验证《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中对乙肝“解禁”是否真正奏效,提出了办理健康证的申请,并最终拿到全国第一张从事食品行业的健康证。
    乙肝病毒携带者雷闯,为了验证《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中对乙肝“解禁”是否真正奏效,提出了办理健康证的申请,并最终拿到全国第一张从事食品行业的健康证。他坦言是为争取乙肝病毒携带者权益和消除乙肝歧视来办证的,这张健康证的象征意义大过实际用途。

      比病毒更可怕的是歧视

      2003年的“乙肝歧视第一案”,不但让人们知道了那个敢于向社会歧视宣战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张先著,更让人们真切地感受到了“乙肝歧视”。此后,《“乙肝宝宝”入幼儿园被拒》、《乙肝女生子后遭弃》、《查出乙肝没了工作》等新闻屡屡见诸报端。

      其实乙肝并不可怕,翻一翻专业书籍或者上网搜索一下就会知道,乙肝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三种途径传播,并非消化道传染病,一般来说也不会通过饮食传播。

      可怕的是无知和歧视,由于传统偏见,一些人对乙肝及乙肝病毒携带者疏远、冷落甚至嘲讽和讥笑,不断歪曲夸大使之妖魔化。结果就是约占全国总人口10%的“乙人”们,彼此互称“战友”,一起并肩作战来抵御“歧视”、战胜乙肝。

      同为乙肝病毒携带者的雷闯更是被众多“战友”寄予了厚望,他被视为《食品安全法》颁布之后的“首例”试水者。在该法的实施条例中,将受到限制的“病毒性肝炎”明确界定为“甲型病毒性肝炎、戊型病毒性肝炎”。也就是说,乙肝病毒携带者可以办理健康证,从事食品行业。

      经过半个多月的奋斗,雷闯终于得到了全国第一张从事食品行业的健康证,搬掉了压在“乙人”身上的一座大山。

      正如雷闯所说“这张健康证的象征意义大过实际用途”,对所有乙肝病毒携带者来说,这更是一种权利的胜利,他们从此可以昭告天下:“我虽然是乙肝病毒携带者,但并非乙等公民”。

      可也不能盲目乐观,根深蒂固的错误观念并未消除,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健康证能否普及和推广?一张健康证是否就能消除歧视?似乎,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消除歧视不能仅靠健康证

      雷闯经过一番周折,确实“闯”出了“争取乙肝病毒携带者权益的重大胜利”,但他想通过“办证来消除乙肝歧视”,却也是不切实际的“雷”人之愿。

      报道中说,餐饮店老板对于只要是拿到健康证的,就会在招聘中一视同仁,但又表示不会告诉客人他有乙肝,怕影响生意。这真是让人哭笑不得的掩耳盗铃,请问这样办出来的健康证还有什么意义?甚至夸张地说,这是雷闯们和餐饮店老板们,关起门来的“相互承认”,但这种“承认”却让最需要保护的消费者不知情,试问,这样的健康证真的消除了歧视吗?

      雷闯依靠《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通过法律手段来获得应有的权利承认,是必须的,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是,要知道,“乙肝病毒携带者”苦于“歧视”久矣,而公众恐于乙肝也久矣,倘若无视这种显见的社会事实,单纯希望依靠法律的“单兵突进”,恐怕会令雷闯大失所望。

      事实上,恐怕不是绝大多数的公众“迂腐”,不明“乙肝一般仅通过血液、性传播,并不妨碍从事食品行业”的真相;也不是公众无视“乙肝病毒携带者”所遇到的种种困境。其实问题的解决,需要从根本上入手:首先,面对1.2亿“乙肝病毒携带者”,政府应承担起公共卫生服务领域的责任;其次,以赚钱为目的治疗乙肝的商业宣传,比如虚假药品和“乙肝转阴治疗”等更要停止。最后,应该给公众一种心理适应的时间,贸然允许“乙肝病毒携带者”从事食品行业,恐怕会给公众造成不必要的恐慌,反而不利于歧视的消除。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