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寻医问药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寻医问药 > 妇产科 > 正文
  • 女性养生以血为本

  • 来源:唐汉中医药网编辑部 作者: 时间:2015-01-30 22:03:31
  • 核心提示:有人说“女人一生的健康都与补血有关”,这话不无道理。因为女性天生就难以避免生理上的重重“磨难”:月经、怀孕、生育、哺乳,多种原因都会造成耗血与失血

    有人说“女人一生的健康都与补血有关”,这话不无道理。因为女性天生就难以避免生理上的重重“磨难”:月经、怀孕、生育、哺乳,多种原因都会造成耗血与失血。如气血亏耗或补血不足,便会引起血虚,而血虚也是众多内科、妇科疾病的“始作俑者”,故补血对于女性而言显得尤为重要。中医讲究辨证论治、许多中药亦可药食同源,故若辨证施补,则能有效改善女性血虚的问题,达到养生防病的目的。   
    补血是女人一生的“功课”
        古代医学典籍《妇人大全良方》就已经指出:“妇人以血为基本。”女性月经以血为物质基础,孕期则需以血养胎,分娩有赖于气血化为产力及阴血润濡产道,产后乳汁又与血同源。由此看出,女性特有的生理活动均以血为本,因此,女性的一生中都可能在不同时期呈现出血虚的状态。血虚者,则多见面色萎黄、唇甲苍白、头晕眼花、容易疲劳、手足发麻、多梦健忘、月经量少、经期延迟等,严重者甚至可能引起痛经、闭经、妊娠腹痛、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产后缺乳、不孕等一系列妇科疾病,严重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因此,女人一生都应该重视血的补养。
    脾胃为气血化生之源
        中医认为“血”是一种运行于血管之中,富有营养的红色液体。而血液生成的主要成分,则来源于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营气、津液等。《灵枢•决气》中有云:“中焦受气取汁,变化面赤,是谓血”;《灵枢•邪客》中亦补充说明:“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其实两者都在强调营气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营气则来源于脾胃中运化的水谷精气。因此,脾胃在血的生成中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也有“脾胃为气血化生之源”的说法。
      在中医看来,血液具有营养和滋润全身的生理功能。血在脉中循行,内至脏腑,外达皮肉筋骨,如环无端,运行不息,不断地对全身各脏腑组织器官起着补充营养和滋润的作用,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难经•二十二难》谓“血主濡之”,就是对血的营养和滋润作用的简要概括。《素问-五脏生成》中记载“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则是进一步阐释了机体的感觉和运动,都必须依赖于血液的供应。不同血虚,补血方式各异
        据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神志病专科主任医师许红介绍,中医认为妇女血虚的常见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耗血、出血过多,如月经过多,产后大出血,久病等;二是气血生化不足。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气为血之帅,脾胃虚弱或营养不良,可致使气血来源匮乏;三是肝肾不足。肝藏血,肾藏精,精血同源,肝肾亏虚也会导致血虚。
        因此,如果是因为慢性疾病而引起的血虚,多可采用补血养血的方法直接补益气血;而月经量多,或产后大出血,或意外失血过多而引起的血虚,则需要根据这些情况的轻重急缓程度判断是否需要先采取输血或其他急救措施,待病情稳定后,再进行补血养血等日常调理;如果是因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表现为神疲乏力、气短、形体消瘦、面色淡白无华或萎黄、食欲不佳、腹胀便溏继而出现血虚表现的女性,则一般要运用健脾益气的方法,使得脾胃强健、气血生化有源,血虚问题也会自然迎刃而解;而妇女如果见头晕眼花、健忘多梦、手足发麻、腰酸膝软、月经量少色淡、月经延期、闭经等血虚表现时,即提示可能为肝肾不足所引起的血虚,宜用养血柔肝、补肾益精的方法同时补益肝、肾两脏的气血。药食同源也需“辨证施补”
        中医历来讲究辨证论治,许多中药亦可药食同源,因此在以药食补血时,也必须辨证施补,才能有针对性地改善女性血虚的问题,达到养生防病的目的。
        补血养血:大枣、龙眼肉大枣味甘性温,用于因耗血出血过多而导致血虚时,可补气养血安神,改善血液循环,滋养全身细胞,还可调节^体新陈代谢,增强骨髓造血功能。每天取5—6颗大枣煮水喝,是较有实效的方法,因为这样能使大枣的营养成分充分散发到水中,比泡水喝效果更佳,又能避免生吃可能引起的腹泻等问题。但需注意的是,大枣味甜,多吃易生痰湿,滋腻碍胃,影响正常的消化功能,因此不宜多吃。龙眼肉味甘性温,能补益心脾,养血安神,古代就有以龙眼肉单品加白糖蒸熟后用开水冲服治疗年老体衰、产后、大病后气血亏虚的用法。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龙眼肉还具有抗衰老、抗癌、抗焦虑和促进智力发育等作用。用以补血较为简便有效的方法有,与鸡蛋炖食;或龙眼肉30克、白糖6克隔水蒸熟后冲服;也可与大枣一同煮水喝加强补血功效。
        健脾益气补血:山药因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而致血虚的女性朋友,可食用山药帮助气血生长。山药也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材,味甘性平,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的作用,因山药营养丰富,又容易消化,可长期食用。虽然山药没有直接的补血作用,但它能补脾益气,长期食用,脾胃强健,气血生化有源,血虚问题也迎刃而解。山药食用方法较多,其中煮粥、炖肉较为简便实用。当然,在煮粥炖肉时加一些大枣或龙眼肉等补血的药食材,更显其效。
        养血柔肝、补肾益精:枸杞子、黑芝麻枸杞子是平补肾精肝血之品,现代药理学研究也指出枸杞对造血功能有促进作用,同时还有抗衰老、抗突变、抗肿瘤、降血脂、保肝及抗脂肪肝、降血糖、降血压等作用。肝肾不足血虚的女性朋友以枸杞嚼食、煎汤、泡水、煮粥等,都能起到补血之效,其中用黄酒泡枸杞(黄酒与枸杞的比例约为1:1)和以枸杞炖肉是养肝补血的良方。黑芝麻具有明显的益精养血作用,多可用于精血亏虚、肝肾不足等情况。现代研究表明黑芝麻富含铁元素,同时还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多种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可预防贫血。黑芝麻可直接食用或炒食,补血养血较为有效的食用方法是:将黑芝麻研成粉末,加入适量蜂蜜,密闭保存备用,每天早晨取30克左右蒸服。

      血热、血瘀反对蛮补
        “虽然补血有益女性健康,但也并非提倡一味蛮补。”许红告诉我们,由于大多补血食物或药材都属于热性药(食)物范畴,所以一味地盲目进补也可能适得其反,继而出现上火、便秘、燥热、流鼻血等不适症状,所以,只有血虚的女I生才最适合进补。而如果本身就是属于血热、血瘀的情况,则不适合再大量应用补血药食,比如那些体型肥胖,身体壮实或燥热体质及没有血虚情况的女性,就不宜进补。补血也可从补气入手
        中医认为,“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意思是说,气与血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中气属阳,无形主动,主温煦;血属阴,有形主静,主濡养。这是气与血在属性和生理功能上的区别。但二者又都主要源于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在生理上相辅相成,相互依存,共同维系并促进着生命活动。所以《难经本义》早就提出“气中有血,血中有气,气与血不可须臾相离,乃阴阳互根,自然之理也”的观点,后世又进一步也。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气温则血滑,气寒则血凝,气有一息之不运,则血有一息之不行。”即如果气虚推动无力,或气滞血行不利,均可导致血行迟缓,甚至瘀血;若气机逆乱,升降出入失常,影响到血液的正常运行,则出现血液妄行的病变,或血随气升,或血随气陷等。故针对血虚及其他血液运行失常的问题时,也可以配合一些补气、行气、降气或升提的药物和食物,进行调补。
      三、气能摄血:是指气具有统摄血液在脉管中运行,防止其逸出脉外的功能。这一功能主要与脾气统血相关,是气的固摄作用的具体体现。脾气充足,发挥统摄作用使血行脉中而不致逸出脉外,从而保证了血液的正常运行及其濡养功能的发挥。若脾气虚而固摄作用减弱,则容易导致尿血、便血、崩漏、紫癜等出血病证,临床称之为“气不摄血”,最终也会造成血虚的问题。
      进补指导意义:因此,在针对补血的问题是,也可以借鉴采用补气摄血之法,以达到止血、补血的目的。即如果是因月绎量太大将气与血之间的这种关系概括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
        所谓“气为血之帅”,即包括了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三个方面。
        一、气能生血:是指气参与并促进血液的生成,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1.营气直接参与血的生成,是血液的主要组成部分。2.气的气化功能是血液生成的动力,可促进脾胃从饮食物中吸收水谷精微,转化为血液。3.从水谷精微的化生,到心肺将精微物质转化为血液,都不能离开脾、
    胃、心、肺之气的参与。
        进补指导意义:气能生血,气旺则血充,气虚则血少,所以气虚日久常可导致血液生成不足而见血虚证。根据这一理论,在辨证治疗血虚或气血两虚证时,也可以在补血的同时加用一些益气的药物和食物,以达到益气生血的目的。
        二、气能行血:是指气的推动作用是血液运行的动力。气对血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是气直接推动血液的运行,如宗气、心气、肺气、肝气等。2.是通过促进脏腑的功能活动,而间接达到推动血液运行作用,如元气。3.是气的温煦作用对血液的运行也有促进作用。
      进补指导意义:从气能行血的观点来看,气的正常运行,对于保证血液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诚如《仁斋直指方•血荣气卫气论》所说,“盖气者,血之帅或其他疾病导致女性大量失血,导致的血虚问题,不妨进补大剂量的补气药物或食物以起到摄血之效,从而有效改善血虚的问题。
            相关链接
      专家推荐3款补血药膳
       补血药膳之党参杞子红枣炖鸡:党参30克、枸杞子15克、红枣15克、鸡肉150克。隔水炖。此汤既能补气血又比较平和,一周吃两次即可。适宜虚不受补的人。
        补血药膳之阿胶蜜枣炖海:阿胶15克、蜜枣1个、鸡肉50克。隔水炖一小时。此汤有补血养血安神的功效,适用于气血虚弱、头晕、失眠、胃痛者食用,男女均宜。
        补血药膳之当归生姜羊肉汤:羊肉500克、当归30克、生姜50克。羊肉用清水洗净后再用生姜爆炒,当归则以纱布包裹,再与爆炒好的羊肉一起煮汤。此汤特别适宜气血亏虚、大病久病及产后的女性食用,对改善痛经、月经不调也有显著效果。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您来电(0533-7538787)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temp.changyan--]
  • 图片
  • 视频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