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寻医问药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寻医问药 > 耳鼻喉 > 正文
  • 常出差给耳朵做个体检

  • 来源:唐汉寻医问药 作者:唐汉 时间:2013-10-19 09:25:50
  • 核心提示:   在空军总医院,这个低压舱耳压测试设备,以往只为飞行员和国家级登山运动员服务。近日,低压舱正式向公众开放。常坐飞机的朋友,耳朵是否能承受飞行压力,或
      在空军总医院,这个低压舱耳压测试设备,以往只为飞行员和国家级登山运动员服务。近日,低压舱正式向公众开放。常坐飞机的朋友,耳朵是否能承受飞行压力,或是否适合去高原旅行,进低压舱做个测试便能知晓。

      记者体验

      进舱半小时

      完成模拟飞行

      “低压舱实际上是通过控制舱内的气压变化,来模拟飞机起升降落的状态,以测试耳朵的承受力。”空军总医院空勤科主任徐先荣说。一些耳咽管受伤但自己并未察觉或耳膜破裂修补后的人们,很可能就会因为这种压力引发病症或再度耳膜破裂,而做个耳压测试,就能知道是否适合乘机或乘机时如何避免耳部受损。

      从外面看,低压舱就像是一节绿皮大车厢,后面还拖着一个“小尾巴。”“大车厢”就是测试舱室,而“小尾巴”则是负责整体控制的操作间了,控制舱内的气压变化。入舱前,医生先为记者做了耳膜摄像和中耳腔压力测试,记录耳膜状态和耳咽管功能。

      待记者与随诊医生进舱坐定,舱门关闭,“大车厢”就开始了历时近半小时的“离地飞行”了。

      很快,记者耳边开始出现“嗡嗡”的感觉,从起飞到上升至4000米,感觉越来越强。不过,像乘飞机时一样,反复做着吞咽动作,不适感便缓解了许多。而稍后而来的下降体验,却让记者从耳朵到内心都感到强烈的不适。

      “下降至3000米”,医师一声令下,机舱开始以2m~8m/s的下降率下降,降率越快,降落越低,记者感受到的下挫感越强,从1000米落地,对耳朵的刺激最强。耳朵似大风吹着扇紧闭的窗户,听着旁边医生的喊话就像从遥远的天际传来。记者赶紧把嘴巴张开进行吞咽,这才突然有了豁然开朗的感觉,耳朵像打开的窗户,“风流”呼啸而过。耳朵的不适一点点减弱,直到听到技师说“安全着陆”,记者这才如释重负,不适感也彻底随之消散了。

      数据说话

      两次微摄像

      捕捉耐受临界点

      体验结束,医生再次为记者进行耳膜摄像,并与之前的进行对比。“能否坐飞机,还要依据检测数据做判断。”医生说。

      徐主任解释,飞机起飞或降落时耳朵的胀痛感与中耳相关,气压的变化会造成中耳内外的压力差。由于中耳的气压相对减少,使中耳积水或者耳膜被内吸,耳朵就会出现被封堵感觉,甚至晕眩、恶心等。

      而进舱前对耳膜进行摄像和中耳压力测试,就是观察它们的基本状态,若鼓膜充血或咽鼓管功能测试明显受损,则不建议乘坐飞机。状态良好,可进一步进舱体验。低压舱可以在体验者可承受的范围内逐渐增大升降速率,测出耳膜能承受的气压变化值,准确捕捉其承受的临界点,并依据数据综合判断耐受力的不同级别。

      如果耐受力较高,可以放心乘坐飞机;如果耐受力受损,但症状较轻,需要辅助药物治疗,并在乘坐时多做吞咽动作;如果耐受力很低,则不建议乘机。除了飞行压力体检,低压舱也可以模拟高原气压。徐主任说,“一些准备去高原旅行的朋友可以在此进行耐压训练,测试身体抗压承受力。”

      链接:

      低压舱简介

      空军总医院可为飞行人员或乘飞机、高铁等出行的人们,及登山驴友们提供低压舱耳压检测,舱内可同时容纳3~6个人,检测全过程约需1小时左右。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