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寻医问药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寻医问药 > 耳鼻喉 > 正文
  • [听力障碍]中医如何辨耳病?

  • 来源:唐汉寻医问药 作者:唐汉 时间:2013-10-19 09:22:15
  • 核心提示: 耳病的辨证是以望、闻、问、切四诊,就全身和耳的局部症状结合起来,在八纲辨证和脏腑辨证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

      1. 辨耳痛

      ⑴耳痛初起,痛势较
    耳病的辨证是以望、闻、问、切四诊,就全身和耳的局部症状结合起来,在八纲辨证和脏腑辨证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

      1. 辨耳痛

      ⑴耳痛初起,痛势较轻,耳内堵塞感,耳膜微红,听力减退,多属风热,邪尚在表。

      ⑵耳病已久,耳内微痛不适或胀塞感,或兼耳鸣重听,无流脓病史者,多为肝肾不足或脾气虚弱,正不胜邪,邪留耳窍之证。若耳痛轻,有流脓,耳膜穿孔,听力下降,多为脾气虚,兼有湿浊停聚。

      ⑶耳内深部疼痛较剧,呈跳痛或钻痛,甚至影响患侧头面部,并有发热,多为肝胆火炽,湿热壅盛酿脓之证。

      ⑷耳痛加剧,耳脓骤然增多或减少,头痛剧烈,壮热,呕吐,甚或神昏谵语,此为火毒内攻,邪犯心包之重证。

      ⑸耳部疼痛,牵引耳壳或压迫耳屏时疼痛更甚,多为火热邪毒,上攻耳道作肿成脓。

      2.辨耳脓

      ⑴新病耳脓稠黄,多为肝胆火热上蒸耳窍,灼腐肌膜。黄而量多者,多属湿热熏蒸。脓中夹血者,多为肝经火热,热伤血分。

      ⑵久病脓液清稀而量多,或牵丝如胶者,多为脾虚有湿。如脓液清稀而量不多者,多为肾虚,虚火上炎。

      ⑶脓液中有豆腐渣样物,带有臭味,多为肾元亏虚,湿热邪毒滞留,蒸灼肌膜,蚀及骨质,属正虚邪实之证。

      3.辨耳鸣、耳聋

      (1)耳鸣暴发,声音大,听力下降,多为肝胆之火上逆,或痰火郁结上扰清窍。

      (2)耳鸣渐发,声音细,听力逐渐下降,多为肝肾阴虚,虚火上炎,或气血亏耗,耳失濡养。

      (3)耳鸣如蝉鸣者,多属肝肾或心肾虚损,气血不足之证;耳鸣如潮声、风声者,多属肝胆热盛,邪气壅阻耳窍之证。

      (4)暴聋多以风、热、湿邪壅塞耳窍或有盯聍、异物堵塞;渐聋多以肝、肾、脾等脏腑虚损为主。

      (5)年老听力不灵,无流脓史,多为肝肾两亏,气血不足,不能上荣所致。

      (6)因耳内流脓而致耳鸣、耳聋者,以脓液的辨证为主。

      4.辨眩晕

      眩晕的原因很多。耳病眩晕发作时,患者多首先一侧耳鸣或耳聋,继而感天旋地转,身体有向一侧倾倒的感觉,并有恶心呕吐、眼球震颤等症状。

      ⑴眩晕伴有头痛,耳痛胀闷感,口苦咽干,多属肝阳上亢之证。

      ⑵眩晕伴有头重、头胀、低音调耳鸣、胸闷、倦怠,多属痰湿壅阻之证。

      ⑶经常头晕耳鸣,听力差,遇劳或体位改变突发眩晕,或有心悸少气者,多属气血不足脾气虚损之证。

      ⑷时常眩晕,眼前黑花,并有高音调耳鸣,听力下降,记忆力差,腰疫膝软,属肾精亏损之证。

      ⑸眩晕伴有耳流脓,如为新病,多为肝胆火热蒸灼清窍;如为旧病,多为脾肾虚弱、湿邪内困。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