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寻医问药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寻医问药 > 传染科 > 正文
  • 儿童狂犬病的病因及其防治

  • 来源:唐汉寻医问药 作者:唐汉 时间:2013-10-17 14:18:57
  • 核心提示:   [病因]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犬、狼等病兽咬伤而感染发病。传染源主要是病犬。
      
      [病因]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犬、狼等病兽咬伤而感染发病。传染源主要是病犬。
      病毒主要通过病兽直接咬伤、抓伤,而自皮肤破损处侵入体内,也可由染毒唾液经各种创口及黏膜而感染。
      [症状]
      狂犬病可分成潜伏期、前驱期、兴奋期和麻痹期,各期症状有所不同。
      潜伏期;潜伏期10日至1年以上,一般为20~90日,超过3个月者约占15%。
      前驱期;多有低热头痛、倦怠、周身不适食欲不振恶心、烦躁、恐惧不安,继而对痛、声、光、风等刺激敏感,并有紧缩感。较有诊断意义的早期征候是已愈合的伤口,伤口附近及其神经通路处有麻木、痒、痛等异常感觉,四肢有蚁走感。本期持续2~4日。
      兴奋期;患儿逐渐进入高度兴奋状态,表现为极度恐怖、恐水、怕风、发作性咽肌痉挛呼吸困难等。多数患者在水、见水、听到流水声甚至听到水字便可引起咽喉肌严重痉挛。患儿极度口渴,但不敢饮水,常致声嘶及脱水。对风、光、触动等刺激不仅可引起咽肌痉挛,严重发作时尚可致全身疼痛性抽搐及由呼吸肌痉挛而致的呼吸困难、缺紫绀。因交感神经功能增强,可出现大汗、流涎心率增快、血压升高。患儿神志多清醒,但部分患儿可出现定向力障碍幻觉谵妄、精神失常。本期1~3日。
      麻痹期。痉挛发作减少或停止,患儿渐趋安静。肢体呈弛缓性瘫痪,亦可出现肌、颜面肌及咀嚼瘫痪症状。进而进入昏迷状态,可因呼吸和循环衰竭而迅速死亡。本期持续6~18小时。
      狂犬病的整个病程一般不超过6日。
      [检查诊断]
      诊断依病畜咬伤史及特有的临床表现即可作出临床诊断。
      实验室检查可取患者唾液、咽洗液、气管分泌物、尿沉渣角膜及有神经元纤维皮肤活检标本切片,用荧光抗体染色或酶联免疫技术检出狂犬病毒抗原即可确定诊断。
      鉴别诊断。狂犬病须与破伤风脊髓灰质炎、类狂犬病性癔病、狂犬病疫苗接种神经系统并发症及其他病毒性脑炎等相鉴别。
      [治疗]
      伤口处理。及时有效地处理伤口可明显降低狂犬病发病率。伤后立即用20%肥皂水、清水彻底清洗所有伤口,反复冲洗至少半小时。冲洗后75%酒精(或60度烧酒)或2%酒涂擦伤口处。伤口在数日内不宜缝合、包扎。可酌情选用抗生素及破伤风抗毒素或类毒素。
      严密隔离及监护。应将患者置于黑暗的单人房间,保持安静,避免光、声等刺激,专人守护。保持水、电解质的平衡,可鼻饲或肠外营养,保证气道通畅。
      对症治疗。如高热可给退热药等。
      [预防与调理]
      有宝宝的家庭不要养宠物。
      宝宝尽量避免在有狗、猫出入的地方玩耍、停留。
      对3岁以上的宝宝要告诉被猫、狗咬伤的严重性,使宝宝能够增强防范意识。

      带3岁以下的宝宝外出时,如果看见狗、猫,爸爸妈妈最好把宝宝抱起来,以免突发意外。
      [预后]
      狂犬病是迄今所知最凶险的传染病,一旦发病,预后极差,虽有个别病例获得治愈,但病死率几近100%。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