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寻医问药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寻医问药 > 传染科 > 正文
  • 饮药茶 也可达到治痢疾效果

  • 来源:唐汉寻医问药 作者:唐汉 时间:2013-10-17 14:18:57
  • 核心提示:   中医治疗本病根据病史、病程长短及症状区分暴痢和久痢。急性期治疗多清热、利湿、行气 慢性期治疗多以温补脾肾为基本原则,总以清解化湿导滞为主。
      中医治疗本病根据病史、病程长短及症状区分暴痢和久痢。急性期治疗多清热、利湿、气 慢性期治疗多以温补肾为基本原则,总以清解化湿导滞为主。家庭自制保健药有利于防治菌痢。
      湿热痢
      痢下赤白脓血,日行十余次至数十次,腹痛,里急重,肛门灼热,小便短赤,口苦而粘,或伴寒热,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治宜清肠化湿,调气活血
      【马齿苋白糖茶】马齿苋50克,白糖40克,茶叶10克。将马齿苋、白糖、茶叶同放沙锅中,加水适量,煎煮刻,取汁代茶服,连服3~5天。功能清热,解毒,止痢。用于湿热型痢疾
      【银蒜茶合剂】紫皮大蒜1 000克,茶叶(普通绿茶)1200克,银320克,生甘草120克。将大蒜去皮,用绞肉机绞碎后,加少许凉白开,用纱布挤其汁 茶叶用2 000毫升沸水浸半小时,过滤取汁 甘草、银花加水1600 毫升 ,用瓦罐以文火煎煮,浓缩成800毫升,以纱布过滤取汁。将以上三液混合,加入适量白糖或红糖及开水,配成4 000毫升,装瓶待用。成人每次20毫升,每日3次。
      【龙芽茶】龙芽草(即仙鹤草)、陈茶叶各10克。将上二味加水同煎,取汁即成。每日1剂,不拘时温服。功能清热利湿,止痢止血。适用于赤白痢
      【连梅止痢茶】胡黄连20克、乌梅肉20克、灶心土20克,腊茶适量。将前3味中药研成细末备用。每日2次,每次取药末5克,加腊茶5克,煎汤,候温饮用。功能清热利湿,敛涩止痢,适用于湿热久恋之久痢不止。
      寒湿痢 痢下赤白,白多血少或纯为白冻便,腹痛,里急后重,中脘饱闷,饮食味,纳呆,苔白厚腻,脉濡或濡缓。治宜辛苦开降,清肠温中。
      【茶】生姜10克,茶叶10克,粟米30克。三味共加水500毫升,煎至250毫升。每日1~2剂,温服。功能温中健脾,化湿止痢。用于寒湿阻滞中焦,痢发初起伴有腹痛者。
      【二陈止痢茶】陈茶叶10克,陈皮10克,生姜7克。上三味加水煎沸5~10分钟,每日2~3剂,不拘时温服。方中陈皮理气化滞,生姜温中散寒,适用于痢疾下痢脓血,赤多白少。据报道,本茶对下痢的里急后重,兼有脓血者效果良好,临床治疗多例皆有效。
      虚寒痢
      痢疾经久反复,下痢溏稀夹有黏白冻,或紫暗血色,甚则滑泄不禁、脱肛,腹部隐痛怕凉,倦怠畏寒腰酸神疲,饮食减少,舌淡苔薄白,脉细数。治宜温补脾肾,收涩固
      【罂梅茶】罂粟壳、甘草、红茶、红糖各15克,乌梅、胡椒各7个。将上药共加水煎取药汁,分2次温饮,每日1剂。功能温中和、涩肠止痢,适用于赤白痢,久痢不止等。
      休息痢
      下痢时发时止,缠绵不愈,临厕腹痛,里急后重,大便夹有黏白冻,或赤血色,舌质淡,苔薄白,脉濡数或虚数。治宜温中清肠,佐以调气化滞。

      【石榴皮茶】取石榴皮15克,洗净切片,加水煎服,每日代茶频饮,可用于治疗休息痢,症见下痢时发时止、日久难愈、饮食减少、大便夹有黏液或见赤色。
      【龙井大蒜茶】龙井茶30克,整头大蒜1个。大蒜去皮捣烂成酱状,与茶叶一起入壶中,沸水冲泡,当茶频饮,每日1剂。功能解毒,杀菌,止痢,适宜于慢性痢疾。
      据现代研究观察,茶叶浸剂或煎剂对各型痢疾杆菌均有抑制作用。《中药大辞典》记载 用茶叶治疗痢疾的方法很多,轻症可用普通绿茶浓泡饮服,重症则可用茶叶浓煎剂口服或灌肠,也有用茶末制成丸剂片剂的。用茶叶治急性菌痢和慢性菌痢的治愈率较高。因此,在肠道病高发季节常饮茶,可以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