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寻医问药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寻医问药 > 传染科 > 正文
  • 抗纤维化 肝炎治疗之重

  • 来源:唐汉寻医问药 作者:唐汉 时间:2013-10-17 14:18:29
  • 核心提示:   皮肤划破了口子会“结痂”,肝脏“受伤”了也会“结痂”,但如果“结痂”坏死的部位多了,肝脏这个人体重要“加工厂”就会“罢工”,容易演变为夺人性命的
      皮肤划破了口子会“结痂”,肝脏“受伤”了也会“结痂”,但如果“结痂”坏死的部位多了,肝脏这个人体重要“加工厂”就会“罢工”,容易演变为夺人性命的肝硬化

      研究显示,有些肝部疾病即使已经有效控制了病因,但肝纤维化进程仍在悄悄继续。
      专家表示,治疗慢性肝炎一定要“双管齐下”,既要控制病因,也要治疗肝纤维化。目前西医在治疗肝病中对抗病毒贡献突出,但如能同时结合中医治疗肝纤维化,能大大延缓肝硬化出现的几率。
      此外,急性丙肝的发作也危害较大,酒精肝、脂肪肝药物肝炎的发病率也显著上升。由于种种慢性肝病均发生肝纤维化,而纤维化又是肝硬化、肝癌等严重致死性疾病的必经病变过程,所以抗肝纤维化成为慢性肝病治疗的重中之重。
      肝纤维化:肝脏的警钟
      肝纤维化是指肝内纤维结缔组织的异常增生,多是持续性肝损伤的结果。通俗地说,就像我们的皮肤受伤会形成伤疤一样,肝脏在遭受持续性的损伤后,正常的肝细胞就会被“疤痕”所取代,形成肝纤维化。
      肝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肝病或伤肝因素导致的肝损伤,逐渐向肝硬化发展过渡的必经阶段。轻度的肝纤维化是可逆的,如能积极治疗,及时终止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则有可能避免发生肝硬化。一旦肝硬化形成,病变则不能逆转,最终的结局是患者走向生命的终点。
      可见,肝纤维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打个比方说,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关系,就像癌前病变和癌症的关系,如对肝纤维化处理得当,就可避免发展为肝硬化,就像及时处理癌前病变可防止癌变一样。
      肝纤维化四项检查指标
      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主要有以下几种:
      1. PCIII(III型前胶原):反映肝内III型原合成,血清含量与肝纤程度一致,并与血清T-球蛋白水平明显相关。正常值《120ug/L。
      2. IV-C(IV型胶原):为构成基底膜主要成份,反映基底膜胶原的更新率,含量增高可较灵敏反映出肝纤过程,是肝纤的早期标志之一。 正常值《75ug/L。
      3. LN(层粘连蛋白):为基底膜中特有的非胶原性结构蛋白,与肝纤维化活动程度及门静脉压力呈正相关。正常值《130ug/ml。
      4. HA(透明质酸酶):为基质成分之一,由间质细胞合成,可较准确灵敏地反映肝内已生成的纤维量及肝细胞受损状况,有认为本指标较之肝活检更能完整反映出病肝全貌。正常值《110mg/L。
      5. PLD(脯肽酶)系胶原蛋白降解的关键酶,与肝内胶原纤维增生活跃程度一致,是反映肝纤维进展的良好指标。正常值1107±19.5u/L[5][6]。
      上述血清肝纤维化指标中,临床达成共识的常用组合为:PCIII+PCIV+HA+LN,称为肝纤维化四项检查。
      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阻止肝纤维化的发生或减慢肝纤维化向肝硬化的发展,是肝病治疗成败的关键。而要防止肝纤维化,首先应重视肝病的预防,并积极治疗原发病,将肝纤维化阻止在萌芽阶段。
      凡可损伤肝的疾病和因素,均可引发肝纤维化。其中,常见的有各种类型的慢性病毒性肝炎肝吸虫病,以及慢性中毒、长期大量酒、肝内慢性胆汁淤积、长期低蛋白或高脂肪饮食等。因此,对于患有病毒性肝炎、脂肪肝等肝病的患者,首先应养成并坚持科学的生活方式,积极治疗原发病,同时定期做B超等检查。如发现异常,可进一步进肝穿刺检查,以确诊是否出现肝纤维化,以便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如果已经出现肝纤维化,也不可破罐子破摔。轻度的肝纤维化可以逆转,应积极进行药物治疗。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