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寻医问药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寻医问药 > 传染科 > 正文
  • 春天里 谨防“流脑”来袭

  • 来源:唐汉寻医问药 作者:唐汉 时间:2013-10-17 14:18:21
  • 核心提示:  “流脑”起病快,表现为突然发热、头痛、呕吐、嗜睡,发热一直不退,2至3天后抽风,昏迷不醒,颈项强直,多数患者身上还会出现皮疹或紫色的淤斑。“流脑”可分为
     “流脑”起病快,表现为突然发热、头痛呕吐嗜睡,发热一直不退,2至3天抽风昏迷不醒,颈项强直,多数患者身上还会出现皮疹或紫色的淤斑。“流脑”可分为普通型、暴发型和慢性败血症型,其中暴发型病情最为凶险,若不及时抢救,可能在24小时内死亡。  传播途径——病人和带菌者是传染源。
      流脑是咙带菌,因此咳嗽打喷嚏、接、说话,飞沫直接从空气中传播,在空气不流通处两三米内,接触者均可能被感染。
      1.恢复期带菌者约有10%~20%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后仍在排菌,极少数病人排菌可达数月。
      2.健康带菌者最重要的传染源。这部分人比病人约多10~20倍,由于临床症状,所以不容易被发现。病原菌存在于患者或带菌者的分泌物中,借咳嗽、喷嚏、说话等将飞沫进入空气传播。
      由于病原菌在体外生活力极弱,通过日常用品间接传播的机会极少。密切接触如同睡、怀抱、喂乳、接吻等易造成2岁以下婴儿传染。而人口稠密、居室拥挤、空气不流通、阳光缺少、人口流动均易造成本病的发生和流。暴发流脑根据临床症状的不同又分为休克型、脑膜炎型和混合型,若抢救不及时,会造成死亡。还有一种轻型流脑,较多见流行后期,起病较缓,病势亦轻,发热不高,神志清楚,亦瘀斑,仅为鼻咽炎症状,有少量小的出血点。
      远离流脑,预防是关键
      1.冷、热、干燥、阳光和普通消毒剂都可杀灭脑膜炎双球菌;
      2.保持居住环境的空气清洁和流通;坚持锻炼身体,合理食,平时多喝水,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由于春天是传染病多发的季节,气候冷暖不定,要注意增减衣服;
      3.在“流脑”流行期,不要带孩子到人群密集、通风效果差的场所去;更不要带孩子到发病的小孩家去串门,外出要戴口罩,这些都是切实可行的措施;
      4.幼儿园、学校等孩子比较集中的地方,可用0.3%的呋喃西林或3%的黄链素溶液滴鼻、喷喉,每天2次,连用3天或使用中草药藿香、佩兰、板蓝根、蒲公英各9克煎服,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5.立即隔离患者。
      5.流脑菌苗保护率为80%以上,应该每年进行一次预防接种。菌苗应用于6个月~15岁儿童。初次免疫年龄从6月龄开始,共2针,间隔3个月;然后在2、4、7、10岁龄时各复注射一针,初种及复种都要在流脑流行季节前完成。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