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广告泛滥 乙肝患者自发打假
来源:唐汉寻医问药 作者:唐汉 时间:2013-10-17 14:18:18
核心提示: 每到电视台、广播电台的非黄金时段,各种药品的广告就开始陆续登场,其中大量广告涉及乙肝治疗,其共同特点就是对最终治疗结果进行承诺。
在专门针对肝
每到电视台、广播电台的非黄金时段,各种药品的广告就开始陆续登场,其中大量广告涉及乙肝治疗,其共同特点就是对最终治疗结果进行承诺。 在专门针对肝病患者的“肝胆相照网”上,网友们自发组织了一个“乙肝虚假广告打假行动小组”(下称“行动小组”),通过论坛、QQ群、电邮等形式,患友们之间交流的不再是治疗乙肝的信息,而是哪里有乙肝虚假广告的信息。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有1.2亿乙肝病毒携带者,3000万乙肝患者,每年有30万~50万人死于与乙肝相关的各种疾病。作为乙肝大国,乙肝治疗成为各种假冒伪劣产品充斥的“重灾区”。 “禁而弥坚”的龙牙肝泰夸张效果 一位来自天津的肝脏专家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龙牙肝泰有一些降酶的功能,可以起辅助治疗作用,但是如果说能够在两三个月内根治乙肝,那肯定是在骗人。 事实上,龙牙肝泰药品的生产厂家黑龙江久久药业,已被全国多个省市勒令停播广告。早在2004年,关于龙牙肝泰治疗效果的质疑之声就屡屡见诸媒体。当年,江西省药监部门曾对龙牙肝泰的虚假广告行为进行查处。2008年5月,辽宁省药监部门也发出《通知》,认定“龙牙肝泰广告宣传中存在利用专家、患者名义为产品功效作证明,夸大药品疗效等严重欺骗和误导消费者的行为”,并责令暂停该药品在沈阳地区的销售。2009年,该药品被青海省药监局勒令暂停销售。 令人遗憾的是,龙牙肝泰仍在个别地方上演着夸大疗效的伎俩,并游离于当地监管体系之外。 根据行动小组不完全统计,类似龙牙肝泰这类利用虚假广告来诱骗消费者的药品有300种以上。这类药品的广告除了夸大疗效之外,另一个共同特点是强调乙肝是严重的传染疾病,与乙肝病患者接触会导致传染,如果不及时医治会产生更为严重的后果。 “所有这些内容,不仅误导了患者,也误导了普通民众,使公众对乙肝产生恐慌情绪。”上述肝脏专家说。 根据肝胆相照网的调查,乙肝患者的年花费大多超过1万元。如果高昂的治疗费用花在了一些疗效甚微的药物上,对患者来说可谓双重打击。 虚假“乙肝作弊药”以拉米夫定之名欺骗患者 近年来,为了应付各种入职体检中针对肝脏功能的检查,“乙肝作弊药”应运而生,广告称通过服用该药,能够短时间使体内各项指标趋向正常,从容应付检查。 与其他虚假广告不同的是,“乙肝作弊药”来自于大制药公司,通过某种方式将其组合起来,包括拉米夫定、干扰素、胸腺肽、苦参素等四种,并通过电子商务的形式将上述“组合”兜售给网友。按照广告提示,仅拉米夫定一次性就要服用5粒,而平时一般服用剂量仅为1天1粒。 拉米夫定的生产厂家葛兰素史克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乙肝作弊药’是虚假的。目前为止,无任何药物具有其宣称的神奇疗效。同时,其一次服用5片的用量,有安全性隐患。同时,公司未授权任何企业,利用拉米夫定来进行合成药的生产和销售。” 3月8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公告称:“未批准过任何一种药,所谓在服用之后,就能在短时间内使乙肝五项指标全部转阴。网上宣传的‘乙肝作弊药’是一种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虚假宣传,消费者谨防上当受骗。” “从8日我们发布公告以来,应该说网络上的乙肝作弊药广告明显减少,对于这种欺骗消费者、夸大效果的虚假宣传,国家药监局将会同其他部门密切监控。”国家药监局工作人员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 尽管打击措施日趋严厉,但虚假宣传乃至假药却屡禁不止,究其根本还在于全社会对于乙肝未获得全面认识,尤其是对乙肝患者和病毒携带者存在就业歧视。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