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值得注意的是,祖国医学是一整套独立的理论体系,中药、中成药制剂都是根据辨证论治理论为指导而制成的,是我国民间的常用药物,用它治疗感冒,方便易行、毒副
值得注意的是,祖国医学是一整套独立的理论体系,中药、中成药制剂都是根据辨证论治理论为指导而制成的,是我国民间的常用药物,用它治疗感冒,方便易行、毒副作用小,深受欢迎。在实际运用中,应该注意药性的寒热温凉特点,对症下药,辨证施治,而不能滥用,若用之得当,功效神奇;使用不当,不但无效,甚或适得其反,使病情加重。 1.感受风热表现症状有发热重,恶寒轻,头痛目胀,或口干欲饮、咳嗽、咯痰黄稠、青苔薄白微黄、脉浮数。应该选用桑菊感冒片、银翘解毒片、羚羊感冒片、羚翘解毒丸等,具有辛凉解表作用的中成药治疗。
2.感受风寒表现症状为恶寒重,发热轻(或不发热),头痛,鼻塞,流清涕,喉痒,咳嗽,多稀白痰;苔薄白,脉浮。这时就应选用参苏理肺丸、九味羌活丸、通宣理肺丸一类能发散风寒的辛温解表药。
除此外如果感受风寒,出现发热恶寒,体温不高,头痛等症,同时又伴有胃脘不舒,恶心呕吐,
腹泻腹痛等痰湿中阻之症,则宜选用藿香正气丸或藿香正气水类解表化湿的中成药。若感冒后出现壮热憎寒,头痛目眩,口苦口干,咽喉肿痛,或咳呕喘满,大
便秘结,小便赤涩等症,应选用防风通圣丸类解表清里类中成药治疗。若身体素虚,抵抗力低,平时易出汗不耐风寒,表现为身倦乏力,食欲不振,轻度发烧,鼻流清涕,常缠绵日久不愈,或反复感冒的气虚型感冒,应注意扶正祛邪,可用补中益气丸益气解表。若感冒后伴有咳嗽,则用药原则为:痰黄为热用川贝枇杷露,痰白为寒用半夏露,无痰咳嗽用镇咳药类中成药。 综上所述,治疗感冒的用药一定要合理,不可盲目胡乱用药,如果未发生细菌感染,只属病毒性感冒,用抗生素根本不起任何作用,只能给身体带来毒害。在没有发生细菌感染的情况下,私自加用抗生素,并且还不是一种,这是不正确的,因此,感冒后要注意区分症状,对症用药,切不可凭想当然或手头有什么药就服用什么药。
针对感冒,可以这样治疗:按说明服用速效感冒胶囊;可针对感冒初期的病毒感染,加服一些抗病毒的药物,如中成药板蓝根冲剂、抗病毒颗粒或西药病毒灵,三者任选一种(一般以中成药更为安全),以加强抗病毒治疗;除此外,可适当辅服一些维生素类药物,如
维生素C、
维生素B6等。维生素的应用一方面能解决感冒后食欲差,水果疏菜的摄入不足,另一方面维生素C还可增强抗病能力,维生素B6又可缓解因解热镇痛药或抗病毒药引起的恶心等胃部不适。再注意多喝水,增强体内代谢,尽快将有毒物质排出体外;多休息,以保证抗病能力。这样,既经济又治病,几天后感冒就会痊愈。当然,如果在治疗期间,出现高烧不退,或咳嗽加重等症,这时可能就不是单纯的感冒了,需考虑有并发症发生,应及时去医院找大夫诊治,以免延误病情。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