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感冒]脾阳虚感冒的治法与主治方剂有哪些?
来源:唐汉寻医问药 作者:唐汉 时间:2013-10-17 14:15:41
核心提示: 感冒病脾阳虚证应治以温运脾阳,疏风散寒。
主治方剂选用如下:
(1)黄芪建中汤 黄芪建中汤由小建中汤加黄芪组成。小建中汤即桂枝汤倍芍药加饴糖
感冒病脾阳虚证应治以温运脾阳,疏风散寒。
主治
方剂选用如下:
(1)黄芪建中汤 黄芪建中汤由小建中汤加黄芪组成。小建中汤即桂枝汤倍芍药加饴糖。桂枝汤能解肌发表,调和营卫,温阳祛风。饴糖合桂枝,甘温相得,温中补虚。饴糖、甘草合芍药,甘苦相须,和里缓急。黄芪,补气固表,抵御外邪。全方共奏温中补气,缓急止痛,调和营卫的功效。治疗脾阳不足外感风寒的
感冒颇为适宜。
(2)桂枝人参汤 即理中汤加桂枝。理中汤以温补脾胃之虚寒为特长。方中人参温补脾胃之阳气为君药;干姜温脾阳祛虚寒为臣药;白术健脾益胃为佐药;炙甘草益气补中为使药。增入桂枝之辛温,意在温经散寒调和营卫。仲景用此方治疗外证未除、协热而利的表里不解者。即既有脾胃虚寒的下利不止,又有恶寒
发热、头身痛的表证不解。实为治疗脾胃虚寒感受风寒的对证方药。
(3)理中汤加味 清代吴坤安在《
伤寒指掌》中说:“凡见
腹痛,吐利交作,脘闷不食,六脉沉细,或伏,舌胎黑滑,或白滑,口不渴饮,此为太阴感寒本病也,当以理中汤为主治。”上述
症状,乃脾胃阳虚,水湿不化而致。治当温中阳,运水湿。理中汤为正治之方。兼外感加苏叶,腹胀加厚朴,食不消加青皮、陈皮,呕吐加公丁香、藿梗,泄泻加木香、木瓜。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