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寻医问药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寻医问药 > 不孕不育 > 正文
  • 滑胎的中医分型辨治

  • 来源:唐汉中医药网编辑部 作者:树树 时间:2015-05-05 09:40:38
  • 核心提示:中医所说的胎漏、妊娠愎痛、胎动不安及西称之的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都属于滑胎的范畴。滑胎是指妇女妊娠后,先出现少量的阴道流血或血性白带,胎膜完整,无妊娠物排出,宫口未开。

    中医所说的胎漏、妊娠愎痛、胎动不安及西称之的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都属于滑胎的范畴。滑胎是指妇女妊娠后,先出现少量的阴道流血或血性白带,胎膜完整,无妊娠物排出,宫口未开。流血数小时或数日后可出现轻微阵发性下腹痛或腰骶部胀痛。如不及时治疗,任其发展,可致症状加重而导致流产。滑胎用中医中药治疗有独特的疗效。
        脾胃虚弱型:证见妊娠后阴道有少量流血或血性白带,继而出现阵发性下腹痛或腰痛,面色萎黄,食少纳呆,食后脘闷不舒,形体消瘦,神疲乏力,大便溏泻,时而恶心呕吐或四肢不温,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治宜补脾益胃,益气安胎。方用:黄芪、党参、炒白术、大枣肉、炒白扁豆、山茱萸、枸杞子、山药各30克,艾叶、阿胶(烊化冲服)、生姜各15克,砂仁10克。
        气血不足型:患者或有习惯性流产史,证见阴道流血量少、色淡质清,腰酸痛,腹坠痛,头晕目眩,心悸气短,神疲肢倦,面色无华,失眠乏力,声低懒言,自汗,四肢麻木,口唇与指甲色淡,舌淡,苔薄白,脉细滑。治宜补气养血,健脾安胎。方用:黄芪、党参、炒白术、熟地、大枣、山药、山茱萸、枸杞子各30克,当归、白芍、茯苓、苏叶、苏梗、阿胶(烊化冲服)、续断、桑寄生、陈皮、鸡内金(研粉冲服)、莲子各15克,砂仁lO克。
        阴虚血热型:证见阴道漏红,色鲜质稀,小腹作痛或坠痛,心烦不安,喜冷饮,口干咽燥,五心烦热,或有潮热,尿短色黄,大便干燥,舌质红,苔黄,脉弦滑。治宜滋阴清热,凉血安胎。方用:生地、熟地、山药、炒白术、枸杞子、太子参各30克,白芍、阿胶(烊化冲服)、麦冬、玄参、当归、旱莲草、女贞子、续断、知母各15克,五味子各lO克。
        肾阴不足型:患者或有习惯性流产史,证见腰酸痛,小腹微痛,阴道漏血、量少色红质稠,伴眩晕耳鸣,失眠健忘,口燥咽干,五心烦热,消瘦,午后潮热,盗汗,喜凉怕热,舌红,少津,脉滑数或细数。治宜滋阴补肾,益精安胎。方用:桑寄生、黄芪、枸杞子、山茱萸、山药、熟地、炒白术各30克,菟丝子、阿胶(烊化冲服)、石斛、杜仲、续断、知母、旱莲草、玄参各15克。
        肾阳不足型:患者或有习惯性流产史,证见腰膝酸软或腰酸痛,小腹下坠或疼痛,阴道流血,量少色淡质稀,伴有大便不实,小便频数清长,面色无华,头目眩晕,精神萎靡怕冷喜温,舌淡胖,苔薄自,脉沉细无力。治宜温补肾阳,健脾安胎。方用:黄芪、山药、桑寄生、党参、炒白术、大枣各30克,续断、杜仲、菟丝子、巴戟天、艾叶、阿胶(烊化冲服)各15克,补骨脂、砂仁各10克。
        瘀血阻宫型:证见踢仆闪挫或心劳损伤后出现腰腹坠痛,阴道流血,色红或紫红或有小血块,血块流下则腹痛减轻,舌质正常,脉滑。治宜益气和血,祛瘀安胎。方用:党参、黄芪、山药、炒白术、枸杞子、桑寄生各30克,续断、当归、生地、丹参、自芍、益母草、丹皮、杜仲、阿胶(烊化冲服)各15克,蒲黄炭10克,三七粉(冲服)3克。
        脾肾阳虚型:证见阴道少量流血或流少量血性分泌物,无血块,腰酸或酸痛,下腹坠痛,畏寒肢冷,面色苍白,头目眩晕,纳少便稀,小便频数,舌淡胖大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弱。治宜温补脾肾,益气安胎。方用:党参、黄芪、炒白术、桑寄生、山药、仙鹤草各30克,菟丝子、续断、杜仲、阿胶(烊化冲服)、荆芥炭、艾叶炭、苏梗、鹿角胶(烊化冲服)、山茱萸各15克。
        肝肾阴虚:患者或有多次滑胎史,证见阴道漏血,量少色红质稠,腰酸软或酸痛,小腹微痛,,伴眩晕,胁痛,目干涩,口渴喜凉饮,手足心热,尿赤便秘,耳鸣或耳聋,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宜滋补肝肾,益精安胎。方用:桑寄生、枸杞子、仙鹤草、黄精、炒白术各30克,女贞子、旱莲草、地榆炭、续断、杜仲、菟丝子、苏梗、阿胶(烊化冲服)各15克。
        上述方剂用法用量为:水煎3次,合并药液分3次服,每日l剂。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