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养生社区:淄博|北京|杭州|泰安|济南|青岛|滨州|东营|潍坊|通化
  • 寻医问药
  •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寻医问药 > 不孕不育 > 正文
  • 女性预防不孕 先学会选内裤

  • 来源:唐汉寻医问药 作者:唐汉 时间:2013-10-16 11:34:14
  • 核心提示:   孕期选对内裤很重要
      一般来说,约四成妇女的阴道中都有霉菌,但只要没有条件让它们快速成长。都是无害的。不过当受到感染时,除了外阴搔痒外。 还会
      孕期选对内裤很重要
      一般来说,约四成妇女的阴道中都有霉菌,但只要没有条件让它们快速成长。都是害的。不过当受到感染时,除了外阴搔痒外。 还会出现阴道灼热感、分泌物增加且有气味、有颜色,甚至呈现豆腐渣、奶酪状。
      怀孕初期和后期,受激素急剧增加的影响,阴道分泌物增多,此时更容易受到感染,如果放任不管,有可能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但是治疗霉菌是最棘手的事,就算医师给予完全治疗,病患内裤上的霉菌却会形成耐受各种恶劣环境的孢子,很难藉清洗去除,感染便反复发作。因此孕妇要更注意保持内裤和会阴部清洁,勤换内裤,预防感染,如果不慎感染了,也要立即至医院就诊。



      穿对内裤,事半功倍
      怀孕时,由于腹部日渐隆起,肚皮慢慢被撑大,所以常会觉得肚皮痒,加上孕妇阴道分泌物增多,所以在此非常时期,应该选择透气性好、吸水性强、触感柔软及保暖的纯棉质内裤,对皮肤刺激,不会引发皮疹痒疹,裤底则使用防菌抗臭的材质,更可减少孕妇的卫生困扰。
      建议选购原则:依肚围大小来选择
      孕妇内裤需依怀孕时期腹围、臀围大小的改变来选购:也可购买能够调整腰围的钮扣式内裤,即可适用于怀孕全期。至于款式,多以高腰、中腰为主。但有越来越多时髦的准妈妈为了搭配流服装,也偏好选择孕妇专用的低腰内裤甚至是丁字裤,此时就得更注意保持卫生。
      各阶段选购重点
      怀孕初期:合身及具有适当承托的孕妇专用内裤。
      怀孕中期:防止腹部和臀部受凉,包腹包臀且保暖的内裤。
      怀孕后期:分泌物增多,选择吸湿性佳,裤底材质采用防菌抗臭处理的内裤。
      以下几种常见的孕妇内裤,皆适合孕期使用
      1、包腹式内裤
      顾名思义,就是能够包覆肚子,保护孕妇的腹部,裤腰可覆盖肚脐以上部分,具有保暖效果。腰部设计之松紧带可自行调整,随怀孕不同阶段的体型,自由伸缩变化前腹部分多采用弹性材质,可包容逐渐变大的腹部,穿着更舒适。背后包臀设计,不让怀孕破坏臀部线条。当然,也有中腰及平口裤款式,方便搭配服装。
      2、产妇专用生理裤
      采用具有弹性的柔性棉,肤触良好不紧绷,分固定式和下方可开口的活动式两种。裤底自黏式开口设计,方便于产前检查及产褥期或生理期等特殊时期穿着。
      3、免洗棉裤
      主要是在坐月子期间使用,用完即丢,是很方便的选择。若恶露变少,则可换穿一般内裤。
      4、孕后期选择托腹内裤
      怀孕进入8至10个月时,腹壁扩张,并出现所谓妊娠纹,尤其进入第10个月时,变大的子宫会往前倾而使腹部更突出。此时,选择一些有前腹加护的内裤较为舒适。 托护部位的材质应富有弹性,不易松,即使到了孕后期也不觉得勒。
      5、纯棉材质,健康保证
      孕妇阴道分泌物增多,所以宜选择透气性好,吸水性强及触感柔和的纯棉质内裤,纯棉材质对皮肤无刺激,不会引发皮疹。如今年世面上首次出现的天然彩棉孕妇内衣,由于100%纯天然、100%无染色的绝对安全性,令许多准妈妈趋之若骛。
      温馨提示:孕妈咪如何预防阴道感染?
      1、穿着棉质透气吸汗内裤,一天可更换多次内裤。
      2、不要穿着太紧的裤子或裤袜,尽量保持通风干燥。
      3、内裤的洗涤最好以中性肥皂单独清洗,不要和其它衣服一起洗
      4、上完厕所请记得由前往后擦,才能减少感染的机会。
      5、淋浴代替盆浴,不要随便使用阴道内灌洗器或随便使用药物。
      6、少吃淀粉类、糖类以及刺激性的食物,多吃蔬菜水果类,水份要充足。
      所谓预防重于治疗,所以宁可平时多注意个人卫生,就可避免如此恼人的问题了

    (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 相关文章:
  • 无相关信息
  • 延伸阅读: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经营许可证 国家编号:B-0101-0027-000031山东编号:(鲁)-经营性-2016-0014 中电商协团证字第TQ0142号 鲁ICP备13021185号
    Copyright©2024 RZ55.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润泽养生网 版权所有